神童股手 发表于 2015-11-10 08:22

“两机专项”启动 海工装备迎发展机遇

  导读:
  "两机专项"启动 海工装备迎发展机遇
  国务院发布海洋战略顶层设计 确定四大格局
  国家海洋局谋划"十三五"战略规划工作
  国家海洋局: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
  江南造船拟打造世界一流军工集团 钢构工程受益
  国家海洋战略横空出世 海洋经济受益海洋强国建设
  信达证券:国防白皮书凸显海洋、太空的战略地位
  海工装备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两机专项"启动 海工装备迎发展机遇
  11月9日,在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召开的船舶动力研讨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透露,“两机专项”已经过国务院常务会和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通过,正在准备实施,有些工作已经启动。此外,国家正在准备启动一个低速柴油机发展专项,目前正在论证中。

  “两机专项”将启动
  2011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开展了“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重大专项调研和论证,但一直没有真正实施。业内人士预计,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的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的水平。

  张相木表示,国家高度重视动力发展问题。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首先就要解决动力问题。目前,“两机专项”已经过国务院常务会和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通过,正在准备实施,有些工作已经启动。“两机专项”的重点有两个,分别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在这一块的决心很大,一定要突破航空发动机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中航动力 、中航动控等4家上市公司同时公告,目前正制定中航工业下属航空发动机相关企(事)业单位业务的重组整合方案。市场预测,中航工业的航空发动机板块将另立门户,成立一家新的国字头公司。“两机专项”启动后,国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张相木透露,在海洋装备动力板块,国家正在准备启动一个低速柴油机发展专项,目前正在论证中。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领域列入其中,作为制造业中须率先突破的行业和领域。高技术船舶上下游的衔接,以及船舶动力和海洋工程装备,都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

  国防科工局系统四司司长艾廷元表示,海洋强国战略对船舶动力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中,对船舶动力发展高度重视,将进行重点安排。此外,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中将重点推进强基工程和军民融合两大战略,提高科研实力和军民融合水平。

  船舶动力成瓶颈
  作为船舶核心设备,船舶动力系统的价值占船舶总价的15%-25%。此外,动力系统将直接影响船舶的可靠性、节能环保及经济性等,因此动力系统一直是全球造船业关注的重点,也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竞争的关键。

  船舶动力系统的研发、设计方面,目前欧美国家居领先和垄断地位。近年来,我国船舶动力行业取得了快速进步。在船舶动力系统中占比最大的柴油机动力已经基本转移至中、日、韩三国手中。中船工业集团规划部主任马云翔表示,中国船舶动力产业已经进入自主研制、转型升级、规模发展的关键时刻,产业界和金融界合作将推动其快速良性发展。

  不过,海军装备研究所舰船所高级工程师刘祥源认为,我国船舶动力系统仍相对落后,国产化率不高,制约装备发展的局面仍然没有太大改观。各个行业动力系统研制力量比较分散,应该组成动力系统“国家队”,并完善金融、财政等配套措施。此外,还应该改革船舶动力科研体制,对重点动力系统如舰用燃气轮机进行重点研制。

  张相木表示,动力问题一直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软肋。无论是航空领域、海洋装备领域,还是汽车、工程机械领域,动力方面基本都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系统。

  目前工信部正在深化中国制造2025规划要求,就中国制造2025“1+X”体系做具体的部署,除了在中央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外,金融政策支持也很大。

  船用动力市场大
  近年来,国家对海洋战略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为海洋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泰君安军工首席分析师原丁预计,202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从2014年的6万亿元增加到11万亿元左右,2015年-2020年复合增速达11%,在GDP中的占比提升至12.5%。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表示,海洋工程装备未来将重点推动8个方面重大工程,包括优化深水装备设计,推进关键设备国产化,推进LNG装备技术发展。此外,还将推进核能在海洋能源开发的应用,以及大型浮式核动力平台建设。这方面中海油已经和中船重工集团进行合作。海上浮式核动力平台未来可应用于渤海油田开发、南海岛礁和深海空间站等。

  原丁预计,2020年我国海军装备投资约2300亿元,用于造船费用约为1200亿元。其中,舰船动力推进系统约占船舶造价的20%左右,预计2020年军用舰船动力推进系统的市场规模达240亿元左右。从军品民品综合来看,船用动力系统市场规模将达720亿元以上。

  未来我国海军装备将重点发展两个方向,一是提高综合电子信息化,提高体系化作战能力;二是聚焦远洋作战大型平台,提高力量远程投送能力。
  国务院发布海洋战略顶层设计 确定四大格局
  8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旨在进一步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对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通知确定海洋空间划分为四类区域,包括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通知确定总体目标,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清晰合理。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形成“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一带一链多点”海洋生态安全格局、以传统渔场和海水养殖区等为主体的海洋水产品保障格局、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高。沿海产业与城镇建设用海集约化程度。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增强,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海洋保护区占管辖海域面积比重增加到5%。入海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等目标。

  通知还明确了内水和领海主体功能区,是海洋开发活动的核心区域,也是坚持陆海统筹、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区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主体功能区,是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

  通知还提出通过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来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航天证券分析师表示,至2015年底,海洋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由9.9%上升到至少10%。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以7.5%增速稳步增长预期,海洋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海洋服务业增长率将高于海洋经济增长率。A股中围海股份、海峡股份、北部湾旅、海油工程等海洋经济相关上市公司,后期望受益于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推进对于海洋经济的促进。


  国家海洋局谋划“十三五”战略规划工作
  7月21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国家海洋局20日在北京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总结点评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十三五”期间的主要工作思路,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国家海洋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海洋的决定》。

  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王宏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工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当前,海洋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谋划和推进海洋工作,向党、国家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为进一步做好“十三五”战略规划工作,王宏要求,一要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大力推进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的海洋综合管理;二要紧密结合海洋工作实际,大力服务海洋经济工作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全面提升;三要以立体、实时、全覆盖为手段,以标准化、专业化为目标,不断拓展和强化国家海洋局的业务系统化建设。
  国家海洋局: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
  据央广网8月28日消息,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在今天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四届海洋部长会议上表示,我国自1991年11月正式加入APEC以来,海洋事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刘赐贵称,我国在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综合管理、海洋权益维护等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

  国务院去年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总体实力,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已达5.43万亿元。


  江南造船拟打造世界一流军工集团 钢构工程受益
  6月4日从上海政府网站获悉,江南造船公司6月3日迎来150周年纪念,在纪念大会上,中船集团董事长董强提出“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大国重器,弘扬江南精神”的目标。在根据江南造船最新制定的2015年至202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江南造船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军工集团。

  2008年为配合上海世博会建设和自身发展需求,江南造船整体搬迁至长兴岛,确立“第一军工”的战略构想。江南造船公司负责人介绍,与老厂区相比,新厂区造船流程进行创新布局,生产环境条件明显改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目前的江南造船占地面积185万平方米,能够建造液化气船、化学品船、散货船以及其他特种船舶,年造船能力达到100万载重吨。

  近期江南造船在十多年的研发与积累基础上,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VLGC船型,一举突破了日韩船企的长期垄断。散货船方面,江南造船自主研发了第七代“中国江南型”巴拿马型绿鲸系列散货船,其综合能效设计指数经实船验证达到了2025年第三阶段水平。在代表船舶工业新兴领域的海工市场,江南造船开展海工产品、支线型LNG船等船型研发,成功承接中海油“残雪”模块项目,使公司在海工市场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A股中钢构工程为江南造船厂控股公司中船江南重工直属单位,后期或受益于江南造船厂军工项目推进。
  国家海洋战略横空出世 海洋经济受益海洋强国建设
  解析两会投资热点之三:国家海洋战略横空出世 海洋经济受益海洋强国建设
  中国证券网讯 “一带一路”在本届政府的对外开放战略中占据核心地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自然也就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毋庸置疑,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必将带动我国海洋战略的提升,海洋经济自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

  【报告原文】
  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积极推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在全国推广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

  我国是海洋大国,要编制实施海洋战略规划,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妥善处理海上纠纷,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向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

  【两大行业望受益】
  1、军工受益海军装备提升
  海洋战略的实施必须有强大的海上保卫力量。在海军由近海防御向全球防御的转型过程中,我国对海军装备的投入力度、扩张规模和持续时间将是惊人的,海军装备将迎来历史上第三次爆发期。在投资过程中,可以围绕航母编队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挖掘。

  相关上市公司:中国重工、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等
  2、海工装备迎来转型机遇
  海洋强国建设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工装备产业。未来我国的海工装备产业将加快向高端装备、智能装备的方向转型。

  相关上市公司:中集集团、海油工程等
  3、远洋养殖也将受益
  海水养殖行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动也有助于提升我国海水养殖行业的技术水平。

  相关上市公司:好当家、东方海洋、獐子岛等


  信达证券:国防白皮书凸显海洋、太空的战略地位
  事件:2015年5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这是我国第九次对外发布国防白皮书,也是继2013年《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应用》后第二次以专题形式发布国防白皮书。我们认为白皮书中第三和第四部分(即“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军事力量建设发展”)对分析我国未来装备发展的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点评:
  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升为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白皮书指出,当前世界战争形态正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从作战理念看,诸兵种一体化作战,信息主导、精打要害、联合致胜的体系作战代表着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落实到装备领域,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等“四化”是未来高精尖武器重要功能性能指标。我们认为,武器装备“四化”的基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在这两个领域民营企业可能更有优势。未来该类高精尖武器装备可能由国有军工集团和民营企业合作完成,军工集团负责总体设计、总装及测试,民营企业承担单一关键技术(诸如传感器、智能控制、隐身材料等)的突破任务。

  白皮书明确提出四大兵种、四大领域的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白皮书分章节详细阐述了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四大兵种,海洋、天空、网络空间和核力量四个领域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任务。我们认为,制海洋权和制太空权将是未来我国提升作战能力的重要方向。军事战略要服从国家战略,当下国家正在力推“一带一路”战略,未来我国国家利益向全球拓展的趋势已经形成。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强大的海洋军事力量支撑,白皮书中明确表示要打造“近海防御和远海护卫相结合”的海军力量。我们认为,我国已经迎来海军建设的高潮期,各型号军用、警用舰船密集立项、研制、下水和入列,舰船及海洋防务领域的投资机会增多;太空是国际战略制高点,太空资源争夺导致太空武器化加剧。无论从国民经济角度还是国防安全角度,太空或航天领域的国际竞争必然愈演愈烈。长期以来国家对航天领域的持续投资保障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地位。我们认为,当下我国正处在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迈进关键时刻,国家对航天领域的政策支持、资源投入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军民融合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白皮书明确提出,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并列举了海洋、太空、空域、测绘、导航、气象、频谱等七个领域的将实施军民资源互补互通。我们认为,这七大领域分属船舶、航天、航空、信息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都是近年来国家投巨资支持的行业(如国家层面的重大科技工程),国有军工集团和民营企业都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产业基础,除满足国防军事需求外,完全有能力为国家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支持。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入,军民界限逐渐模糊,航空航天、船舶、信息等军民两用技术有可能最先实现国防和经济的双重收益。我们建议关注海军、航天装备和信息化领域的上市公司。

  风险因素:军品订单执行周期长、波动大;军工行业逐渐开放,竞争导致军品毛利率下降;当前军工股估值普遍偏高。
  海工装备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中集集团公司季报点评:受限行业需求及低油价,三季报业绩略有下滑

  受行业需求放缓及低油价影响,三季报业绩略有下滑。公司第三季报略有下滑,收入126亿元,-28% YoY,归母净利润2.06亿元,-64% YoY。公司前三季度收入453亿元,-9% YoY,归母净利润172亿元,+6% YoY。我们认为,公司三季度表现可能受全球集装箱需求放缓影响,我国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从上半年的强势复苏速度到三季度有所减慢,集装箱收入前三季度为173亿元,-9% YoY。此外,由于油价的持续低迷,海工和能化业务也表现一般;
  迎“十三五”东风,国企改革加速。近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审议“十三五”规划,国企改革及“中国制造2025”是重点讨论议题。公司H 股定增临近完成(规模约39亿港元,增发价约13.48港元),两点引人瞩目: 1)50%定增面向管理层和核心员工;2)前期已入股的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同样认购增发份额,完成后其持股有望由目前的5%增加到9%。弘毅投资拥有丰富的国企改革经验与成功案例,例如中国玻璃、中联重科,此举持股比例的上升也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
  深圳市政府重点支持,土储“工转商”有望年底落实。作为深圳市最具代表意义的企业,公司有望得到深圳市的重点支持,包括财政补贴及政策支持。公司拥有前海核心地块约52万平方米的土地。根据《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公司前海地块在今年有望实现由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按附近14.74万元土地价格计算,若“工转商”完成,潜在前海的土地价值约在773亿元,假设和政府联合开发,对半分成,有望给公司带来约386亿的增量价值。公司大股东招商局近期已经完成了旗下地产上市公司与蛇口控股关于自贸区前海地块的土地资产整合。此外,在前海同样拥有工业土地的深圳国际已经公告与深圳市相关部委签署了合作开发的框架,这是前海土地有序推进的积极信号;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3.18元。考虑公司前海地块的安全边际,以及公司为重点大型国企,年底存在获得政府财政补贴的可能,根据分部估值法(集装箱、车辆、空港对应2015年15x PE,海工对应2015年10x PE,物流租赁等其他业务对应2015年20x PE),我们给出目标价23.18元,15-17年摊薄EPS 为0.92/1.15/1.4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前海土地“工转商”推进受阻、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风险。

       海油工程:建造安装业务下降明显

  建造和安装项目同比下降
  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19.8亿,EPS为0.45元,同比下降23%;第三季度单季度EPS为0.1元,同比下降50%。第三季度公司的销售收入环比下降33%。由于油价下跌和中海油大项目减少的因素,第三季度公司的建造和安装项目的工作量分别下降了3%和53%,设计工时同比下降17%。虽然公司加大了成本控制力度,但由于安装项目收入下降,且价格承压,因此毛利率下降到24.6%,去年同期为28%。

  订单增加有限,16年国内市场可能复苏有限
  公司前三季度的累计新增订单约为41.3亿元,同比下降83%。我们认为公司积极开拓海外项目,但是仍然难以弥补国内作业量的下滑。我们对2016年国内海上油田工程市场的复苏维持保守态度,维持2015-2017年的EPS预测不变,分别为0.67元、0.6元、0.62元。

  国际市场开拓是关键
  行业冬天看来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认为全球的海上油田服务和安装业务需求可能较为疲弱,但公司通过与全球巨头Fluor公司合作,将大大加快海外业务的开拓,将为度过寒冬和下一轮的景气回归打下技术和人才基础。

  估值:维持“中性”评级和9.54元的目标价不变
  我们维持公司的“中性”评级和9.54元目标价不变。该目标价基于2016年15.9XPE得出。我们认为公司2014年2.1X的PB接近历史低点。
  中国重工:军贸、海工船订单大增

  中报业绩大幅下滑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3.95亿元、同比增长7.74%,实现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大降85.94%,摊薄每股收益0.01元,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毛利率下滑、期间费用率提升等原因。

  毛利率大幅下降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6.61%、同比下降5.65个百分点;四大主营毛利率全部下降,其中船舶造修毛利率4.66%、下降9.17个百分点、幅度最大。上半年毛利率大降主要是由于:2012-2014年低价订单陆续交付,原材料人工成本刚性上升,完工交付下降、产能利用不足等。同时,由于职工薪酬和研发费用增加,上半年管理费用增长11.21%,期间费用率8.21%、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

  军贸、海工船订单大增
  上半年,公司承接订单金额585.49亿元、同比增长18.26%;但除了军工军贸和海洋经济订单大幅增长外,船舶造修、舰船装备和能源交通装备订单都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军工军贸和海洋经济订单333.49亿元、增长115.11%,主要有出口巴基斯坦常规元级潜艇订单8艘、海工辅助船15艘、海洋工程平台2座、重型浮船坞1座等;船舶造修订单97.65亿元、下降18.49%,其中承接新船订单39艘、318.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9.6%。

  风帆停牌加快科研院所资产注入
  5月28日,风帆股份停牌,拟打造为七大动力平台,将中国重工旗下船用低速、中速柴油机和集团科研院所相关动力资产注入风帆股份。我们预计,风帆重大资产重组加快了其他科研院所资产注入中国重工的预期;和海军密切相关的科研院所如701、719等、核潜艇总装、海洋工程装备等军民资产将陆续注入中国重工。

  先整后合,双重机遇
  领导变更后,预计北船整体上市的方案有变,从“一大一小”到“分业务板块”;虽然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有分流,看好体系外收购和未来南北船整合的主导地位。预计南北船合并会以分业务板块、合并同类项的方式进行。暂维持20元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中国船舶:业绩实现难得的正增长

  简评
  中报业绩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41亿元、增长3.02%,实现净利润17169.73万元、增长43.41%,摊薄每股收益0.12元,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和中船防务上半年亏损加大、中国重工大幅下滑86%相比,中国船舶中报业绩实现较大幅度正增长实属难能可贵。

  订单承接大幅下降
  上半年,公司承接新船订单9艘、98.2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3%;承接柴油机订单134台、292.17万马力,同比下降11.6%;海工装备由于油价下跌,上半年订单零承接。同时,船舶完工交付也有所下滑,上半年完工交船28艘、294.67万载重吨,下降9.6%;柴油机完工交付122台、256.85万马力,增长33.44%。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船东下单意愿不强,经营形势不容乐观。

  费用控制和减值转回保证业绩增长
  上半年,在收入仅微增3%情况下、净利润却实现了40%以上增长,主要是由于费用控制和减值转回。上半年,毛利率下滑2.19个百分点,但期间费用率也同比下降1.58个百分点,在减值转回的情况下,营业利润还是下降约80%;在营业外收入增长、支出下降和少数股东损益亏损增加背景下,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从具体子公司来看,外高桥造船净利润18852万元、增长18%,沪东重机净利4644万元、增加约5600万元;而长兴重工大亏1.22亿元、中船圣汇亏损8461万元、同比多亏5740万元。

  风帆、钢构停牌强化南船整合预期
  5月28日,北船旗下风帆股份停牌拟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打造为七大动力平台;8月10日下午,南船旗下钢构工程停牌,预计注入生产性现代服务业资产。相对资产证券化率较高的北船,南船军船资产证券化率较低,广船收购黄埔文冲只是第一步。我们预计,年底前中船或防务会有资本运作,实现军船资产证券化。

  先整后合,双重机遇
  我们坚定看好南、北船合并,在合并前会基本完成南、北船内部的资产证券化;预计合并会以同一个业务板块、南北整合的方式进行,时间上可能在明年下半年。我们认为,中船、防务、重工、风帆和钢构都面临着“先整后合、双重机遇”。维持中船弹性最大的判断,维持80元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中船防务:黄埔军船大幅贡献业绩

  上半年亏损0.37元。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28.63%,实现净利润为-5.25亿元,对比上年度-2.20亿元、亏损增加3.05亿元,摊薄每股收益-0.37元;中期不分红、不转增。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大幅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毛利率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内销远洋补贴减少1.32亿元、计提建造合同减值准备2.69亿元、保修费用计提和财务费用大幅增加等。

  黄埔军船大幅贡献业绩。

  今年4月6日,公司完成增发收购黄埔文冲100%股权,主营增加为军船、军辅船、民船和海工。上半年,黄埔文冲实现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5倍;其中,文冲船厂上半年净利润-1.09亿元,也就是说主营军船的黄埔上半年净利润可简单测算为3.56亿元。上半年广船国际亏损1.74亿元,黄埔文冲盈利2.47亿元、而合并亏损5.25亿元,预计龙穴造船亏损幅度较大。

  转让广船船业部分兑现土地增值。

  公司不久前公告,拟采用承债式股权转让方式、不低于35.26亿元、在联交所挂牌转让广船船业100%股权。就像去年挂牌转让广船实业一样,我们预计最终由关联方受让;今年转让广船船业成功的话,将会带来巨大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弥补经营亏损、保证全年盈利。我们认为,转让广船实业、广船船业只是部分兑现土地增值,预计未来还会从关联方获得部分增值收益。

  风帆、钢构相继停牌强化南船整合预期。

  5月28日,风帆股份停牌,拟打造为北船七大动力平台;相对于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南船,北船自3月25日胡总调任后资本运作加快,加大了南船运作压力。8月10日下午,钢构工程终于因重大事项临时停牌,拉开了南船资本运作的新序幕;我们预计生产性现代服务业资产注入钢构,年底前中船、防务会有资本运作。

  先整后合,双重机遇。

  我们坚定看好南北船合并,可能的时间点在明年下半年;合并将以北船为主导、以业务板块整合的方式进行。中船、防务、重工、钢构、风帆等都面临着“先整后合、双重机遇”。我们维持中船80元、防务100元、重工20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帆股份:打造船舶动力平台,新能源电池业务锦上添花

  1.事件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50亿元,同比增长0.0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9.70%;扣非后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34.27%。基本EPS为0.28元/股。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业绩符合预期,主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持平,但归属净利润增长19.70%,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增长34.27%;公司综合毛利率和ROE水平分别同比增加近1%,显示其主业盈利能力有明显提升。公司在新能源电池布局较早,主营的电池业务中,AGM电池具有寿命长、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的优势,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启动,公司未来几年将步入高成长阶段。

  (二)船舶动力平台整合开启,受益于海军大发展
  公司近期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继航空发动机平台落地之后,船舶动力平台的初步整合方案也宣告完成。

  此次收购交易,公司将整合中船重工集团几乎全部的动力相关资产,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民用核动力、柴油机动力、热气机动力等七大动力,基本实现了集团动力板块的整体上市。虽然当前民船行业萎靡不振,但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有效的保护海洋、管控海洋都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做后盾。

  军船行业的高景气度或将持续。因此,公司未来将显著受益于海军装备的大发展。此外,根据GLOBALFIREPOWER统计数据,中国拥有约600余艘各类舰艇,多于美国的470余艘,但在总吨位和战斗力上还远不及后者。海军现代化程度亟待增强,动力系统尤为关键,未来不排除有专项资金支持的可能。

  3.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新能源电池和未来军民用船舶动力业务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几年有望实现20%-30%的复合增速。若本次收购交易顺利完成,预计公司2015至2017年的备考净利润约为10.87亿(+20%)、14.13亿(+30%)和17.66亿(+25%),以备考股本18.44亿股计算,预计公司2015至2017年的备考EPS分别为0.60元、0.77元和0.96元,当前股价38.93元对应市盈率约65x、50x和41x,维持推荐评级。
  润邦股份年报点评:行业偏弱专注提升竞争力,只待风起时厚积薄发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润邦股份公告 2014年年报及2015年一季报:2014年全年实现营收22.1亿元,同比下降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8.8%。

  201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6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59.9%。

  事件评论
  行业需求较弱,起重机业务小幅下滑 3.8%;随着新产品推出和加强新市场开拓,预计2015年将实现小幅增长。起重机业务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给卡哥特科做配套,近年来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经过充分调研和产品开发,针对规模较小的港口码头开发出“杰马”品牌移动式港口起重机(MHC);同时在香港、新加坡分别设立合资公司和积极参与国际展会,助力起重机业务在东南亚市场的推广。

  润邦卡哥产品毛利较高,结构优化导致起重机业务毛利率大幅上升6.5个百分点。起重机板块整体毛利率提升较大,后续或略有下降。由于合资公司刚起步,整体项目采购和交付经验不是很丰富,担心成本控制问题,所以报价时偏高,以后实现常态化交付后,会适当降低些以争取更多订单。毛利率改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合资公司经过2年业务梳理后,整体管控成本下降。

  低油价制约海工市场需求,海工业务营收未达年初经营计划,同比增长355%,净利润仍然亏损3986万元,预计2015年海工业务经营形势将得到好转。

  影响油价的国际政治风险和供需因素若无法再恶化,那么油价有望筑底回升,利好海工市场需求复苏。

  加强拓展特种工程船舶市场,设立子公司南通润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还成立设计公司—上海欧蔚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极大提升对外承接海工船、工程船订单的能力。

  应对行业需求较弱,加强市场拓展力度,优化资源配置。a)围绕主营业务继续新产品研发;b)在新加坡和香港设立子公司,加强国际市场布局、扩大外部资源合作;c)推进集团化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d)实施股权激励提高核心员工凝聚力。

  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2015-16年收入分别约为25.2、30.9亿元,EPS分别约为0.34、0.41元/股,对应PE 分别为53、43倍。首次“推荐”。


  振华重工:成本控制见效,主营订单上规模

  公司发布了2014年半年报:上半年累计,营业收入112.43亿元、同比增7.19%,归母净利润 5781万元、同比增35.34%、对应EPS0.01元,归母净资产 145.51亿元、同比增0.28%;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70.45亿元、同比增9.12%,归母净利润 3296万元、同比增76.91%。上半年度新签合同额23.39 亿美元、同比增15.2%,其中港机10.81亿美元、同比增4.55%,海工/钢构12.58亿美元、同比增26.18%。

  同时,公司发布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关于在俄罗斯设立合资子公司的议案》。

  点评:港机地位牢固,海工拓展顺利,成本控制见效,业绩持续复苏。(1)公司品牌影响力在传统港口机械领域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港机产品进入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高端切入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成功实现“振海1号”(Super M2型3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顺利交付,已正式进入国际钻井平台市场,并已得到国际主流市场认可。(2)营业收入的增加主要在于公司海上重型装备和集装箱起重机业务以及BT项目(从2013年下年内开始确认收入的)等收入增长所致,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要由于公司规范管理流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成本核算、全面绩效考核的“三全”管理降低成本所致。(3)根据公司此前陆续发布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相关合同公告,我们判断公司当前应有4条JU2000E型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同时在建,将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主营业务订单全年有望达到50亿美元规模。(1)在面对全球市场竞争依然激烈的情况下,公司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式,从被动经营、投标、代理经营向主动经营、属地化经营转变。(2)2014年上半年度,公司成功实现新签合同额23.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其中港机产品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实现新签合同额10.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5%,海工/钢构产品实现新签合同额12.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18%。根据公司网站2014年7月30日的公开新闻,“从目前已经跟踪的订单看,港机业务预计全年将获得28亿美元的订单”。(3)随着振华重工海工核心配套件研发优势、与美国F&G设计的强强联合优势、首座300英尺钻井平台顺利交付等业绩优势的不断彰显,公司海工知名度不断提升,在保持起重船、铺管船等工程船舶世界领先研制实力的同时,有望抓住世界海工钻井平台制造向中国转移的机会,同时破冰船和钻井船等高端海洋工程船舶项目也有望纳入振华重工研制范畴。

  海洋油气2015年实施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是产业层面可以期待的催化剂。(1)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6月13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长期战略,并提出“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2)国家能源局2014年6月16日学习贯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时指出,“要尽快研究拟订页岩气、海洋油气开发和老油井增产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力争取得重大突破”。(3)国家能源局2014年7月15日在京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征求专家组及各成员单位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页岩气(致密油)和海洋油气2015年度实施计划”的意见建议。重大专项第一负责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总结时指出,页岩气、致密油和海洋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我国未来重要的战略接续能源,制定和落实油气重大专项页岩气(致密油)和海洋油气2015年实施计划,是贯彻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和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精神,立足国内、创新驱动,提高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水平,提升油气保障能力的具体举措。

  有望海工制胜。(1)海上钻井公司出于生产效率和安全提升的考虑更倾向于使用高规格自升式钻井平台,低规格老旧平台将逐步被高规格平台所取代(表现为高规格平台与低规格平台在日费率水平上的分化),自升式钻井平台需求景气三到五年内有望延续;自升式钻井平台是新加坡的优势产业,但国内能提供更早的交付档期和相对宽松的付款条件,产业开始向国内转移;振华重工依托与F&G的深度合作,从核心配套件切入高端海工制造,具备独到优势,有望海工制胜。(2)根据公司201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披露,公司将加强同国家相关部委和能源公司沟通,在中国交建统一部署下,开拓深水钻井船市场、以设备入股方式进入海上能源开发市场,全面介入东海和南海开发。(3)随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在俄罗斯设立合资子公司的议案》,公司跟俄罗斯在高端海工方面的业务合作亦值得期待。

  价值重估,维持买入。(1)在全球海工投资加码叠加产业向国内转移背景下,公司管理层经营能力出色,拐点明确,业绩有望快速复苏,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6.82、270.50和293.43亿元,预计公司2014-201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5.54和8.25亿元,2014-201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7.04%、169.47%和48.83%,对应EPS分别为0.05、0.13和0.19元。(2)公司是稀缺工业龙头,最新每股净资产3.31元,我们建议按1.5倍的PB水平给予目标价4.97元,对应2014-2016年PE分别为99.40、38.23和26.16倍。(3)公司上一交易日收盘价3.43元,对应PB水平1.04倍,维持买入评级,是价值投资稳健之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具备不确定性,行业竞争或加剧,企业订单获取进展及业绩兑现程度或不达预期。
  中海达:传统业务面临挑战,关注新业务进展

  1.事件。

  公司上半年营收2.58亿元(-5.60%),净利润0.10亿元(-76.69%),EPS为0.025元/股。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半年度净利润大幅低于预期,全年1亿净利目标压力较大。

  (一)业绩遭遇滑铁卢,传统业务市场面临挑战。

  公司上半年营收微降,但扣非后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公司传统公司高精度GNSS和光电测绘业务的拖累。上述两项业务2014年营收占比约70%,近年来为了适应南方测绘、上海华测等竞争对手的激进市场策略,保住市场份额,公司的相关产品的毛利率伴随其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倘若下半年该趋势不能有效缓解,公司全年1亿的净利润目标将面临较大压力。

  (二)三维激光产品市场逐渐开启,未来增长可期。

  经过一系列的市场推广,国内三维激光产品市场(扫描测量+检测)逐步破冰,公司凭借领先的产品技术和本地化服务优势,2015年上半年产品销售取得较快增长。初步估算国内市场需求约在10亿左右,国外市场约有100亿的规模,目前国内市场仍以海外产品为主导,未来随着国产产品的成熟和完善,其较高的性价比必将激发国内客户购买需求,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三)管理费用高企助力新业务突破。

  公司上半年管理费用在营收同比减少5.6%的情况下,仍大幅增长30.45%,主要是因为公司正积极推进第二代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室内定位解决方案等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未来,随着公司新技术的逐步落地,相关市场的有序打开必将大幅提振公司业绩。

  (四)成立并购基金,抢占空间信息产业制高点。

  “十二五”以来,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30%左右。未来行业仍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速,2020年总产值或将超过80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公司抓住行业机遇,欲成立产业并购基金,通过并购重组来完善自身产业布局,打造“硬件+数据+软件+解决方案+服务”的全产业模式,抢占空间信息产业制高点。

  3.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5-2017年的EPS分别为0.08元、0.11元和0.1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7x,151x和128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亚星锚链:全球锚链龙头业绩拐点显现,手持12亿现金将积极开辟第二主业

  1.事件.
  公司发布2014 年年报和2015 年一季报。2014 年公司实现收入15.28亿元,同比增长8.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8 万元,同比上升4734 万元,EPS 为0.06 元。公司分红预案为每10 股送0.5 元转增10 股,派发现金股利0.50 元(含税)。

  201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 亿元,同比增长8.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3 万元,下滑3.65%,EPS 为0.07 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业绩拐点已现符合预期,持续增长有保障.
  公司此前已发布2014 年度业绩预告,实际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海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4.6pct,公司盈利能力随之持续增长,2015 年第一季度综合毛利率达到23.31%,为近四年最高水平,同比提升1.6pct。

  公司2015 年度计划完成营业收入16.5 亿。公司2014 年承接订单19.22 亿元,同比上升6.6%,截至2014 年12 月31 日公司在手订单15.16亿元,同比增长19.8%,公司2015 年业绩持续增长有保障。

  (二)海工系泊链全球一流,征服全球前5 大客户.
  公司海工系泊链产品结构不断升级,2014年毛利率同比大增8.64pct。

  2014 年公司实现海工系泊系统连接件产量2000 吨,2015 年计划将产量提高到4000 吨;超高级别R6 系泊链研发已进入中试阶段;公司参与研制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了2014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公司正积极向系泊系统连接件以外的附件产品延伸。

  公司在全球前五大海洋石油公司中已获得四家(法国道达尔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供应商资格认证,美孚石油也计划在5 月对公司进行考察认证,公司在海洋系泊链及附件领域已经达到全球一流水平;海工装备行业短期承压中长期向好,公司系泊链业务将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提升在海工领域市场占有率。

  (三)手持现金近12 亿元,将积极开辟第二主业.
  公司目前手持现金近12 亿元。公司此前购置的约14 万平方米土地,除了公司之前IPO 募投项目年产3 万吨超高强度R5 海洋系泊链技术改造项目的剩余部分项目外,我们判断仍有较多富余,具备充足的外延式发展条件。公司明确提出“将积极开辟第二主业,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确定,以进一步提升公司规模及竞争力”。我们判断公司不排除以外延方式实现第二主业的开拓。

  3.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5 年将有3357 万元坏账准备冲回,2015-2017 年业绩将实现较快增长,业绩弹性大,未来不排除外延式发展。预计2015-2017 年EPS 为0.32/0.39/0.47 元,PE 为50/42/35 倍。剔除在手12 亿元现金后公司市值仅64 亿元,PB 仅2.3 倍,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维持“推荐”评级。风险因素:船舶锚链复苏低于预期;油价持续下跌;外延式发展低于预期。
  上海佳豪:收购金海运,进军军用舰船配套领域

  事件
  公司公告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收购金海运100%的股权,标的资产交易价格13.55亿元,其中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6.98亿元,以现金支付6.57亿元。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与配套融资的价格均为13.96元/股。本次股票发行合计1.29亿股,其中向李露发行5000万股用以支付交易对价,向刘楠、时则壹号、弘茂盛欣、东方富华和金洋源发行7893.98万股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1.02亿元,用以支付发行费用、交易对价并补充上海佳豪和金海运流动资金。

  简评
  1、公司船舶业务占半壁江山,天然气业务稳步推进
  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船舶建造总承包、天然气销售、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等。 船舶业务占公司半壁江山。中国作为世界最主要造船大国,随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船舶行业有一定复苏迹象。而中国船舶配套产业仍然落后,亟需发展。此外,国家支持船舶工业政策逐渐落实,央行8月7日发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提出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骨干船舶制造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推动大型船舶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引导中小船舶企业调整业务结构,同时进一步落实金融支持船舶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举措。公司船舶业务逐渐改善,整体向好。

  天然气业务稳步推进。长期来看,能源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而2015年以来,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油价不断下跌,经济大环境的相对疲软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天然气现有市场需求提升空间不大,但也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赢得了空间,或倒逼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2015年公司研发设计的国内首艘LNG动力港作拖轮项目已经完工交付,公司研发设计的LNG动力的内河运输船也已实现批量交付。公司在船用LNG燃料应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得以进一步加强,天然气业务稳步推进。

  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160%,实现净利润1856.8万元。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服务业与零售批发业,
  服务业方面公司承接的船舶工程总承包业务同比大幅增长;零售批发业方面公司,2014年4月完成对沃金天然气100%股权和捷能运输80%股权的收购,相应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实现净利润4114.6万元。

  2、收购金海运,进军军用舰船配套领域。

  收购金海运,进军军用舰船配套领域。金海运产品主要包括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制品和海空装备产品,广泛应用于海上救生救助和军事特种用途。公司目前持有军工四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军工保密二级资质和总装备部武器承制单位资质,及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3月,金海运经审计的收入分别为9,151.69万元、15,319.01万元、3,831.7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57.64万元、1,987.93万元、1,558.81万元。此外,交易对方承诺金海运2015年、2016年、2017年实现的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8,743.00万元。金海运产品中,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制品主要是竞争性采购,海空装备产品则是根据军方需求定向研发,经过军方的鉴定、评审、定型、定价、列装等程序后,由军方单一来源采购,不存在直接竞争对手,而随着2014年底和2015年初金海运获得受理的十项项国防专利涉及产品获得定型、列装及订单,2015年以来金海运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大幅增长。

  3、整合产业链,开拓军工舰船服务市场。

  产品线完善,建立船用设备生产线。上海佳豪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业务、船舶工程总承包EPC 业务,并未建立船用及海洋工程设备的产品线,船用设备生产作为船舶设计及船舶工程承包业务的自然延伸,是上海佳豪扩展产业链的必然选择。通过收购金海运能够建立船用设备及特种装备生产线,完善公司产业链,双方在销售渠道和产业链上具有互补的作用。

  产业链整合,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船舶和海洋工程行业有周期性风险,深受航运市场和全球经济影响。从长远看,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运力过剩难以改观、航运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船市成交下滑趋势明显,新船价格上涨趋势受阻,市场前景依旧不容乐观。金海运主要从事船用救生设备及特种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双方在产品及客户、销售渠道、产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通过收购金海运,上海佳豪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可进入军用、公务用船设计领域,减少行业周期性对公司盈利状况的影响。金海运可以借助上海佳豪的在民用船舶设计领域的优势,进入民用船舶船用救生设备的领域,扩大金海运产品的市场范围,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开拓军工舰船服务市场。我国地缘局势紧张成常态,国防政策逐步向海空军倾斜,“一带一路”需要强大海军保驾护航,海军定位逐步由近海防御走向远海护卫,我国即将迎来第三次造舰高峰期,海军装备需求持续增长;国家支持船舶工业的各项政策逐渐落实,同时受益于全球经济的触底回暖,伴随国内航运需求基础稳固,船用救生设备持续需求旺盛,此外海上救助、海事、海警等船用救生设备公务需求持续增长,多方面因素都将促进军辅船配套领域的发展。公司收购金海运,将借民船市场基础,拓展军用舰船领域,从而积极参与海军装备建设,有效地实现业务协同。

  4、资产重组方案概况。

  本次交易公司收购金海运100%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5、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在本报告里我们按照已公告信息,测算2015年和2016年注入资产的净利润情况。

  根据2014年9月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14年净利润较2013年增长率不低于420%(3666万元),2015年净利润较2013年增长率不低于560%(4653万元),2016年净利润较2013年增长率不低于900%(7050万云)。公司现有业务净利润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705万元和4115万元,我们预计2015年和2016年净利润将达到5100万元和7500万元。而根据金海运业绩预测,2015年其扣非净利润将达到6692万元,2016年9378万元。预计2015年备考合并净利润为11792万元,对应EPS为0.31元;预计2016年备考合并净利润为16878万元,对应EPS为0.45元。

  根据WIND一致预测,军工船舶类可比上市公司15年和16年EPS对应的市盈率均值为88倍、74倍。而资产重组后,公司股本将扩大至3.79亿股,2015年3月23日公司停牌时股价17.29元,对应2015年、2016年备考合并后的PE分别为56倍、39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机专项”启动 海工装备迎发展机遇